詩篇第一篇

本篇為《詩篇》的序言。這首佚名的智慧詩,作者與寫作時期均不詳,也沒有題注。這篇詩開宗明義將敬畏耶和華的義人最終要得到的幸福與惡人最終要遭到的不幸進行對比。這種堅定的信仰貫穿於整個詩篇。詩人以信仰觀點,用平凡的日常用語,極其鮮明地向所有人列出幸福與不幸的標準。

這一篇詩篇是後期為整卷詩篇撰寫的導言。這一篇以「福氣」開始,第二篇以「福氣」結束。第一卷的最後一篇 41 也是以「福氣」開始。第一卷描述怎樣才是真福氣。這篇詩歌用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篇》中的屬靈規律:行義者成功,不義者失敗。過完全獻身神生活的人,會得到幸福;離棄神的人,有完全的毀滅等待著。 

1~3節描寫義人的幸福。義人主動躲避罪惡,以神的律法為樂;它形象地描述了公義生活的結果,把義人比作一棵樹,結出公義的果實。4~6節描寫惡人的不幸,用糠枇作比喻,陳述這種生涯的結局,從而得出結論:神關心義人最終的勝利,惡人的結局則是毀滅。

詩歌提醒那些進入行公義和結果子之生活的人,行公義和結果子就是喜悅神律法之人的特徵(1~3節)。而他們的生命與結局跟不敬虔的人很不相同;不敬虔的人只會滅亡(4~6節)。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他要像一顆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作的,盡都順利。」(2~3節)

馬太福音七章1314節「『你們要從窄門進去;因為那通向滅亡的門是寬的,路是好走的,朝着這方向走的人很多。」「那通向生命的門是多麼窄,路是多麼難走,找到的人很少。』」

人性軟弱,特別利益的誘惑下,人很容易就會失守,落入罪惡陷阱。我們在職場或教會,如果心中沒有尊主為大,很容易受引誘就落入陷阱了。因此詩人的提醒更顯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