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第83篇:得勝的確信

詩篇第八十三篇是標有亞薩之名的最後一首詩。關於寫作年代,最保守的看法,是外邦聯軍圍攻猶大之時(約沙法王在位之時)(代下二十章)。這是一首全民的求告詩,在各國聯合進攻以色列之際,求神粉碎敵人的企圖。本詩淋漓盡至的表現詩人面臨仇敵圍困,依然持定得救的確信,壯膽向神獻上祈禱。這樣的確信來自依靠於猶大歷史彰顯大能的神,相信眼所未見之事的成熟信仰。

詩人求神幫助(1~4節)

求你不要靜默……也不要不作聲: 詩人用重複法,表達危機的迫切性及求神幫助的懇切心願。「……你的仇敵正展開旌旗」;這些攻擊主要是針對神而來(2、5節),雖然直接的對像是以色列,但這禱告的立足點不在百姓的苦難,而在他們與神的關係 (3節)。仇敵包圍之下,詩人求神幫助。「他們:“來吧,我們將他們剪滅,使他們不再成國,使以色列的名不再被人紀念。”」(4)

描述仇敵的結盟(5~8節)

詩人本國的苦況:他們遭受十國聯軍的攻擊,境況岌岌可危。「以東人」:以掃的子孫,住在以色列國的東南。「以實瑪利人」:源於亞伯拉罕和夏甲所生的兒子(創世記十六章11節),指一般的遊牧民族。。「夏甲人」:也是夏甲的後代,住在約但河東基列的東面(創21:8-21;歷代志上五10)。「摩押」:羅得的後裔(創19:36-38),住在死海東面 。亞捫人也是羅得的後代,其地在以東北面(創19:36-38)。亞瑪力人是在猶大地南邊曠野中的遊牧民族,是以東族裔中的一支,為以色列的世仇(出埃及記十七章8節)。非利士人為居於地中海畔的外邦民族(撒母耳記上四章1節),時常欺壓以色列人“迦巴勒”是腓尼基的重要海港,靠近西頓(王上五18)。推羅為北部迦密山以北著名的腓尼基人海港(以西結書二十六章2節)。這些民族有一部分是以色列的親屬,一部分是以色列的鄰邦。除了南方與東方的聯盟之外,又加上西南方、西北方可怕的沿海諸侯,非利士與推羅,幾乎是團團圍住;而在其背後則是另一大勢力在操縱,即亞述。

最後求神消滅敵人(9~18節)

米甸人為基甸打敗的事見士師記六至八章。“如待米甸”等於將敵人完全擊敗。西西拉是迦南王耶賓的軍隊統帥,他被一個婦女底波拉在基順河所殺(士師記4章)。“基順河”為流貫加利利南部耶斯列平原上一條河。俄立和西伊伯” 米甸的將軍(士師記7章25節) 。“西巴和撒慕拿” (士師記8章21節) 是米甸的君王(士七25;八5)。隱多珥位於北面隘口的正中,為基順河附近的一個城市(書十七11),介乎米甸之役的戰場摩利岡,和底波拉和巴拉集結軍隊的他泊山之間。透過禱告與信心,往事彷彿活畫在眼前。此處所列皆為敗將的名字,取自士師記的兩次戰役。詩人求神消滅所有的敵人,理由有二: 1. 神過去曾經兩次為選民除滅所有的敵人(9-11);2.敵人遭受刑罰,就會認識耶和華才是真神(16, 18)。成了地上的糞土: 指“戰死的屍首在地上腐爛”,意味入侵以色列的仇敵,在爭戰中陷入潰不成軍的悲慘地步。「他們說:我們要得神的住處,作為自己的產業。」(12)。這禱告陳明仇敵的企圖他們妄想要得的土地。詩人祈求仇敵被完全殲滅,「火怎樣焚燒樹林,火焰怎樣燒著山嶺,求你也照樣用狂風追趕他們,用暴雨恐嚇他們。願你使他們滿面羞恥,好叫他們尋求你耶和華的名。」(14-16).「願他們永遠羞愧驚惶,願他們慚愧滅亡。使他們知道,惟獨你名為耶和華的,是全地以上的至高者。」(17-18). 詩人不只祈求消滅以色列的敵人,鞏固其國土,而是要全地都承認神的名,作的子民表現詩人成熟信仰的另一面,詩人確信神不僅是以色列民族的神,也是君臨全世界的主權者。  面對國破家亡的危機,作者仍以神為重,求神救拔選民、教訓敵人。這禱告給我們什麽榜樣?

https://www.ccbiblestudy.org/Old%20Testament/19Psa/19GT083.htm